信息详情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镀硬铬后除氢措施
镀硬铬后除氢措施
镀硬铬时,在阴极不但能够沉积金属铬,还电离出大量氢离子,其中一部分在阴极还原成氢气,另一部分则渗透到镀层或基体金属内部,使镀层和底材的金属晶格发生变化,产生较大的应力,使镀层性能改变,导致脆裂乃至掉落。除氢的目的是下降镀层和基体金属的脆性,进步镀层的使用性能。
电镀之后应尽快将零件放入洫、烘箱或真空中进行除氢。除氢处理一般选用加热的办法,在尽量使镀层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,温度越高,时刻越长,除氢越彻底。一般温度控制在100~300℃,常用180—200℃,时刻为2~4h。温度不要太高,那样会下降镀层的硬度。
凡是镀前硬度≥40HRC的基体镀后要尽快除氢,在(200±5)℃的条件下,除氢3h;镀前硬度≥55HRC的基体金属,镀后的除氢温度要降到(150±5)℃,但时刻要适当延伸。
用油浴除氢时,要先将零件提前预热,可将零件放人热水或烘箱中预热70~80℃,再将零件放入温度与之挨近的油浴中,再将温度逐步进步到除氢温度,以避免因为温度的聚变,使镀层造成损坏。该办法的长处是零件每个部位的温度都很均匀,除氢的作用比较好.